对偶句形式工整、匀称并节奏鲜明,音调和谐,便于记忆和传诵;对偶句前后呼应,互相映衬,对比鲜明,语言凝炼,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,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在一般的写作中,只要求字数相等,结构相同,意义相关就行了,不一定讲究平仄,这叫宽对。
对偶形式的修辞方式,在诗歌、对联中出现最为普遍。 对偶又称对仗,俗称对子,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,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。人们所熟悉的对联就是一组对偶句。根据意义的不同,对偶可分为正对、反对、串对/流水对三种。
比如: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濛雨亦奇——苏轼《饮湖上初睛后雨》
满招损,谦受益。——《尚书·大禹谟》
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——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对偶是富有中国作风、中国气派的修辞格式,使用非常普遍,从古到今,在诗歌、散文等文艺作品中,都有大量的对偶修辞手法的运用。
1.应用于诗歌中。
2.应用于散文或其它文章中,大多是词或词组(短语)的对偶,也有句子的对偶,但较少见。
3.用于谚语、楹联及章回小说的章回标题等。